核心提示
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能做到政治上的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再学习、再深化、再提升,只有学深悟透,才能引领主题教育其他各项具体目标的扎实开展,才能保证主题教育取得实效。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饱含着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真挚情感,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体现了我们党不变的初心和使命,充分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人民至上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要在多思多想、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系统全面、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
人民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
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要求,马克思旗帜鲜明地指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属性,“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和特有“胎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要求。这种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红色基因,先验地移植到共产党人的骨髓,浸入到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建构着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指出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切把握住了人民立场的真谛,坚持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从而使这一思想的每一个观点都自觉立足于人民利益,闪烁着“一切为了人民”的思想光芒和价值取向。
人民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智慧源泉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团结和带领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人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决心,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奔向幸福生活。在社会主义探索的过程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应人民要发展的需求,经过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源头活水,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反复强调要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激发调动人民群众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并上升为党的创新理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确保全体人民尤其是贫困群众共同迈入小康社会。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离开了人民,我们就会一事无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根本上说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实践。总结我们党发展壮大的经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把群众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始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
人民幸福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标追求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已远远不再局限于以往单纯的物质文化需要,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领域更加广泛,并且由重视量的满足向更加注重质的提升转化。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深刻把握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在政策制定和落实的过程中,把人民群众的这些新期盼作为改革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把民生疾苦放在心头,把改革发展责任扛在肩上,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始终不负人民重托,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实践要求,着力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更高水平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根本需要,深深融入人民对美好生活与幸福的追求中,是接地气、有温度、有生机的科学理论。
人民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实根基
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就是人民,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弄明白,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必须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我们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胜利前进的不竭力量源泉;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永远铭记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
中国共产党的成长与发展轨迹,标注着永不褪色的人民本色,彰显着人民力量。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新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先生,做人民群众的公仆和学生,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意见,汲取人民智慧,扎根人民群众;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功夫下在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不断满足人民需要,努力增进人民福祉;坚持“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一以贯之地紧紧依靠人民,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马国君 作者单位:宁夏党校、行政学院)